中国统一大市场

中国统一大市场

建国几十年,还是存在各种地方保护主义,典型鸿茅药酒、南山必胜客;地方保护主义,前期利大于弊,如今弊大于利,必须打破地方保护,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。

统一大市场利好大公司,统一市场标准,优化资源调度,提升效率,但也会防止滥用垄断地位。

统一大市场利空核心竞争力弱的中小公司,逼迫创业公司从诞生就聚焦高精尖路线、或者新兴产业。

破除地方保护,必须划清中央与地方权责界限,从制度上防止地方干预市场、寄生食利,市场监督、环保、质检、安检、法院等,可能逐步收归中央垂直管理,中央公务员占比可能提升。

地方在权利边界内,可以灵活发挥自身优势,催生局部制度创新。

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,形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、所有信用信息类别、全国所有区域的信用信息网络,以信用风险为导向优化配置监管资源,依法依规编制出台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。

建设现代流通网络,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,降低物流成本,利好效率高、专业性强的大物流公司;打通断头路,尤其是河北过境北京、与限外地车牌问题。

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,实现全国产权交易市场联通,为房产税做准备。

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,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,积极破除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区域壁垒。加快推动商品市场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,鼓励打造综合性商品交易平台。

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,土地、技术、资本、能源、环境统一市场,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。

健全商品质量体系、完善标准和计量体系、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。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。加快制定面部识别、指静脉、虹膜等智能化识别系统的全国统一标准和安全规范。

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,加强监管;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。

法律不禁止纯粹因为竞争而出现的垄断,只禁止垄断行为。以后大多数城市的商业都会被少数大企业主导,所以必须加倍警惕垄断行为,防止大企业滥用垄断地位。

全国大市场不能一步建成,先在几个大都市圈建立区域统一市场。这实际上意味着围绕着大都市的行政区放弃一部分现有权力,统一设计规则。很可能涉及到重大的权力分配甚至是省级行政区划的变化。

最后更新于